器乐曲旋律写作溯源及独特风格的技术构成——杜鸣心近期课程教学中个人阐述撷英

2018-01-08 17:15:50
273 0
[摘要]作曲家杜鸣心在88岁高龄时仍为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开设了一学期题为《器乐曲与旋律写作》的选修课。他针对目前学生创作中在旋律写作方面的缺失,通过从器乐曲旋律写作角度分析讲解自己作品,在给予同学们写作上帮助的同时,梳理了自己创作思维与技法。本文扼其课程中对重点乐例分析阐述之要,详解他所使用的主题核心呈示与发展的四个过程,并分述据此推导出的杜先生器乐曲旋律写作思维的三个主要来源和他个人独特风格的技术构成。

作曲家杜鸣心在88岁高龄时仍为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开设了一学期题为《器乐曲与旋律写作》的选修课。他针对目前学生创作中在旋律写作方面的缺失,通过从器乐曲旋律写作角度分析讲解自己作品,在给予同学们写作上帮助的同时,梳理了自己创作思维与技法。本文扼其课程中对重点乐例分析阐述之要,详解他所使用的主题核心呈示与发展的四个过程,并分述据此推导出的杜先生器乐曲旋律写作思维的三个主要来源和他个人独特风格的技术构成。 


继承是艺术发展之本,创新是艺术进步之魂。“对戏国际当代艺术展”(简称“对戏”)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与世界发起新的对话。“对戏”,既是发生在舞台之上唱念做打背后的所有准备,更是以戏剧的发生场为空间,用展览的形势来表达戏剧艺术和当代艺术,在基于各自本体的创作基础上,对于艺术边界的主动探索。戏剧艺术和当代艺术在拆解和交融之中形成的新表达,是试图从新的视角来重读戏剧和讨论戏剧和当代艺术的跨界对话。 “对戏” 展览中汇集了17位国际艺术家的作品,作品的媒介涵盖了戏曲动画、戏曲音乐、视频影像、舞台装置、纸本、油画、丝网版画和VR体验。用“声”“听”“看”的立体表现形式呈现了一个多元和包容的艺术盛宴。

 

 

主展厅“戏”空间内嵌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挖掘,而对京剧《三岔口》的梳理则为核心关注。 《三岔口》的故事情节简单,但其在昼亮的聚光灯下表现出伸手不见五指挥刀格斗场面,可谓是中国戏剧“虚拟”表演最具代表性的呈现。展厅中,李文培和马驰分别用宣纸水墨纸本和新媒体动画的形式还原了《三岔口》“做”“打”的经典表演。郝俪,黄琦馨、丁文尧则是以《三岔口2015》《三岔口2016》《三岔口2017》为创作蓝本。此系列戏曲作品是戏剧艺术家周龙试图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交融并蓄,融唱念做打于一体富有浓厚喜剧色彩的演剧样式。展厅中, 周龙以两把“红桌子”的舞台景置形式,形成一种简洁自由的舞台空间。观者走入,恰似置身于舞台之中。空间配以灯光手段的变换,使观者沉浸在剧场的氛围中,拉近了与观众的交流距离。其作品《三岔口2017Ÿ舞》则是拓展剧场空间可能性的最新尝试,舞者的肢体语言诠释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

 

 

 “影”空间呈现的是叶甫纳、戴陈连、芦优幽及芦雅兰(Katarzyna Matuszczyk-Lu) 的动态影像作品。叶甫纳在作品之中的扮演,与其对于虚拟人生般场景的建构一同,构成新的观看关系。而戴陈连,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中最早尝试将剧场观念与影像相结合的艺术家,其“家庭剧场计划”中的表演与展厅外部空间的剧场遥相呼应,映衬出了视觉艺术的戏剧美学。

 

 

剧场之外的开放式空间“梦”中, 王海洋的绘画作品《无题》、柴觅的纸本绘画《外部世界》,以及程昱峥的影像作品《天才》,它们与开放式空间中流动观者之间的对话,就如同戏剧表演之中的梦境与现实之间的交叠关系,集中体现了艺术创作是连接艺术家个体精神世界与现实的真实通道。

 

除此之外,在“对戏”之中,所有参与者的身份都发生了多重意味的转化。唱者为画,画者入戏。《最后》的创作者邹四维,以及《生旦净丑》的创作者黄显俊,其作品内容是从戏而生。展览中,又有当代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使用戏剧表演之中的艺术元素进行的实验与探索,诸如吴彤的雕塑作品《三岔口》。当所有作品凝聚在展览空间之时,戏剧艺术和当代艺术之间的微妙关联再次被激发:演员不仅仅是演员,而且是在表演本体之上进行探索的艺术实验者;艺术家不仅仅是视觉美学的创作者,而且是戏剧艺术新的传播者。由此可见,“对戏”之中不是单向的艺术载体呈现,更多的是从相对中完成的艺术对话和交流。

 

“对戏”是繁星当代艺术中心的最新发声,呈现的多元的艺术元素包容了更多的观者。繁星当代艺术中心是一个当代艺术和戏剧文化深度对话的国际艺术交流平台,旨在以多元化的交流、多维度的展示、创新型的体验形式来表达当代艺术的戏剧美学和戏剧艺术的视觉呈现。依托于繁星戏剧村特有的戏剧文化氛围,繁星当代艺术中心剧场化的解构了艺术界线的同时,也转化了以承载表演的空间体的含义。剧场空间从原本视角单一的台前幕后,生发为更为广泛的空间体,随着不同展览单元对于空间的需求,移步换景,在移动之中面对戏剧与艺术的对撞。剧场,在这过程中,也完成了从传统剧场空间向未来剧场艺术空间的延伸。因此,在剧场上演的“对戏”不仅仅是一场表演,也并不是一场表演。


作者: 不详 来源:不详
实时热点
Realtime Hotspot
  • 宋朝的茶具文化:黑釉茶盏的釉色与斗茶

    宋代是我国陶瓷工艺和美学大发展的重要时期,黑釉瓷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也终于迎来了大显身手的高潮期。这与宋代点茶、斗茶的流行密切相关。

  • 在他的手中,大自然的一花一叶成为璀璨的珠宝

    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收集全世界各种的植物花卉,然后一花一叶复制在珠宝里,他就是纽约的首饰艺术家Michael Michaud。

  • 家园——白实油画作品推荐

    1985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云南油画学会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昆明风景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云南日报社高级美术编辑,《民族百花》第二届、第三届均获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银奖,获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授予“民族杰出美术家”称号,两次获云南省美术作品展二等奖,获第二届云南文学艺术创作奖三等奖,作品发表于《美术》、《江苏画刊》、《艺术指南》、《中国当代艺术》等许多专业刊物,入选中国当代油画家作品集,参加过荣宝斋、朵云轩、太平洋国际拍卖公司、HIHEY艺术的拍卖,部分作品被中国文化部、美林美术馆、西安美术博物馆、定西美术馆、石家庄美术馆、云南美术馆及国内外人士收藏

  • 知白守黑,泼墨大师刘知白的泼墨山水画

    刘知白原名庭坦,号白云、如莲老人、老藤、野竹翁、老梅等。1915年11月生于安徽凤阳刘知白早年作品文雅清新,晚年破笔泼墨,清奇诡美、滋润清逸,大气磅礴,多写黔中野景。先生言:“学时有他无我,画(化)时有我无他。”

  • 纪念《收获》创刊60周年|余华: 纵论人生,纵论自我

    1987年我发表了自己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1986年深秋的时候我去北京,参加《北京文学》的改稿会,带去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初稿。我知道说什么了,今天我和你们说说我的文学和人生的故事,我能够走到今天,一个人和一本杂志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 《中国民俗志》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由中国文化部和中国文联联合实施的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和整理的巨大工程。此项工程同时也是进行文化寻根、唤醒民众文化意识、普及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

  • 如何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作曲家——从“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与作曲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议题说起

    今年六月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与作曲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探讨如何培养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作曲人才。从巴托克对于农民音乐在其创作中的运用,我们可以认识到作曲家的创造力应源于专业、学科与个人三方面的相互激荡。学科的跨专业学习,应以不同乐种的分析课程,以及辅助学科的建立为基础。另在个人部分,希望学生接触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透过切身的田野调查与接触,增加个人的生活经验与创作动力。

  • 中国美术馆馆长、雕塑家吴为山:美术馆要向人民献宝

    “中国美术馆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吴为山说,中国美术馆要推出更多的优秀展览品牌,展出中国精神、民族气派、时代风格,把美术馆办成人民满意、专家认可的美术馆。

活跃用户
Active Users
  • 文艺青年+关注

    一个孤独的文艺小吃货